付豪:半路杀出的“隐形”MVP

来源:NBA直播吧
从半决赛对阵广东宏远1-2落后,到现在总决赛2-0领先新疆伊力特,豪取四连胜的辽宁本钢离三连冠只有一步之遥。

而付豪在辽宁男篮这段触底反弹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从和广东系列赛的G4开始,付豪就成为了改变战局的那个人——4场比赛他总共拿到98分,平均下来场均24分。

另外,还有场均4个前场篮板,和总计16中7的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3.7%。

上一轮系列赛,杨鸣指导被迫因李晓旭受伤而启用付豪和刘雁宇,后者的乱入反而破掉了周琦的护框。而经过背水一战的考验,杨鸣指导对使用付豪明显更有信心,即便李晓旭伤愈复出,辽宁队仍然让付豪继续首发,而这样的变阵效果拔群。

季后赛期间,新疆男篮是全CBA防守最好的球队,也是让对手抢到前场篮板最少的球队。

但付豪改变了这一切。

从两场总决赛的观感上看,新疆队的防守显得千疮百孔,因为付豪总是能在比赛里贡献大量弱侧“偷鸡”得分的内容。而频繁漏人,绝对不是一支防守强队应该有的样子。

但新疆队好像拿付豪的无球弱侧切入没什么办法。一方面因为新疆队虽然数据上看似防守很强,可实际上无论是对球的压迫还是对无球人的限制,强度并没有到能让辽宁队难受的地步。

防核心球员已经耗费了新疆队的大量精力,还怎么分心去管弱侧偷袭的付豪呢?

何况,广东队有周琦坐镇的篮下都被付豪闯过了,更不必说高度和威慑力都弱一个档次的吴冠希了。

就像郭艾伦讲的:“广东那防守强度都能赢一亿分,打新疆能赢两亿分。”

另一方面,付豪对于怎么打无球有深刻的理解,他的技术特点也很适合承担这项工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观感,付豪在场上可以很长时间不碰球,只是利用单纯的空手走位调动防守,像个隐形人,但却是有作用的隐形人。

总决赛G1第三节发生的事情就是付豪“隐形”的最好诠释:

那一节赵继伟和弗格状态正盛主导比赛,而付豪整整一节只在有效进攻回合里摸了两次球,一次是快攻上篮摸的,另一次则是最后40秒,他从弱侧突然杀出,冲抢到了前场篮板,在无人盯防的空隙补进了两分。

G1Q3一整节没摸球,结束前40秒却突然出现,弱侧杀入补进队友打铁的投篮,把新疆队原本防成的攻势续上了

付豪可以完全不占球权,甚至不占关注度。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往他身上堆积防守资源,因为防一个“隐形人”只会带来纯纯的损耗;但只要他那边的防守架构有任何松动的迹象,善于阅读比赛的付豪都会突然出现,惩罚防守。

赵继伟这个球传得写意,但在传球之前,好像没有人留意到偷偷摸摸快下的付豪?

所以,作为防守方,你只能对付豪这种类型的球员执行一对一的简单盯人。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新疆男篮好像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和付豪一对一......

不论是沙拉木、齐麟还是替补的西尔扎提,当他们和付豪对位,实际上都是错位。

首发的沙拉木虽然可以在篮下顶得住付豪,但大伤后已经没有太强运动能力的沙拉木,在机动性上要远远被付豪甩掉一个身位。付豪有大量的弱侧偷袭得利和抢到前场篮板的回合,打的都是沙拉木防守轮转不及时的空隙。

而且,沙拉木不但防不住付豪,没有稳定三分射程的他,中距离和低位也被付豪完全罩住。前新疆队主帅李秋平指导在解说比赛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沙拉木他打付豪,没有优势。”

作为常规赛MVP的沙拉木,总决赛场均7分,命中率只有30%。而经过我手动统计发现,沙拉木G1面对付豪全场4次出手,只命中1球;G2全场3次出手,颗粒无收。合计7投1中。

而当齐麟客串四号位轮转到付豪面前,基本上都是被付豪当自助餐享用。

G1有这样一个齐麟在尺寸上被付豪霸凌的典型回合,先是付豪后抢前场篮板造成了齐麟卡位时的犯规。犯规后前场球发出,给的是付豪低位点名齐麟的战术,后者又被付豪用吨位打了一个防守犯规。

比赛倒计时走了不到20秒,齐麟就在付豪身上赔了2次个人犯规。

在G1第4节,齐麟防守犯规叠加技术犯规导致的犯满毕业,其实也是被付豪错位打出来的......

这一回合直接令齐麟心态崩了,也让他吃到两个犯规...

付豪4次错位打齐麟,制造出3个犯规和1次直接得分,这样的效率不用多说什么了吧?

不仅是本土球员,就连以强壮著称的多米尼克-琼斯也会被付豪的错位针对。

而且那时候付豪强吃琼斯的语境是——新疆队为了追分摆出沙拉木打中锋的极致五小,但搏命反扑还没有启动,就被付豪的错位强吃一个。相当于战术才刚摆出来,就被对手反制......

这就是付豪起到的策略价值,不仅是身高和技术对于防守的压制,更有阅读防守的能力带来的博弈加成,因此他总能打到战术的关键转折者去,像颗钉子精准扎在对手的要害部位,封住对手的下一步行动,也扎的对手没有余地思考。

大量回合能够展示付豪战术妙手的作用。比如当新疆队摆出联防试图限制韩德君的内线杀伤,付豪就立刻阅读到了防守变化,发挥自己无球跑动+半截篮的技术优势,在罚球线命中投篮,给新疆队泼了一盆冷水。

而在接下来的第二个联防回合,付豪又通过精准的跑位和莫兰德配合打穿了联防露出的空隙,瓦解了新疆队摆联防的意图。

联防被付豪的走位破掉了,而且齐麟在这个回合吃到了第4犯,为后来的犯满毕业埋下伏笔

如果我们从更宏观一些的视角切入,你会发现付豪的快下跟进、半截篮、阅读防守的意识、无球跑动的能力等等...给辽宁男篮进攻端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价值。

这一回合其实很能代表付豪——罚球线洗球,然后低位找错位,队友不给球,那我就时刻准备弱侧冲抢偷袭

当李晓旭在总决赛回归,虽然付豪还是首发,但一贯信任李晓旭的杨鸣指导还是会让前者在轮换阶段分掉不少戏份。不过,李晓旭的进攻没有那么好,机动性不足的他不能像付豪那样拉扯空间。

或者说,不能像付豪那样打到对手的痛处。

G2的第二节,付豪重新替换李晓旭上场时,辽宁是34-37倒输新疆3分。而当付豪打完剩余的上半场时间后,比分变成57-46,而且付豪还贡献了一个压哨三分。

第四节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原本领先的辽宁在李晓旭上场的轮换时段里,被新疆提节奏的狂轰滥炸追至80平。此时付豪又重新上场,而且继续扮演了关键的逆转因素。

付豪上来就进打进了极度提振士气的快攻反击。在最后时刻,赵继伟为了消耗时间压节奏,到回合最后10秒才传给底角的付豪,而后者在此时命中了彻底终结比赛的三分,让比分来到95-84。

而付豪从替换李晓旭到比赛结束这段时间里,也就是80平到比赛结束97-86的时间段里,帮助辽宁队净胜对手11分。如果算上第二节倒输3分到净胜11分的过程,那总共就是帮辽宁队净胜了22分,正负值+22。

CBA官方公布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评分的跟踪榜单,付豪以19.25的分数仅次于24.2分的弗格,高于韩德君和赵继伟。这一项数据,足以体现他改变系列赛平衡的价值所在。

两场总决赛,新疆队平均每场输辽宁队10分。而总决赛场均24分的付豪,恰好就比平时多了10.5分。

新疆队如果想要继续和辽宁站在同一个拳台上,那么他们就必须找到限制付豪的方法。

而限制付豪,无外乎有一个高度上不吃亏、并且腿脚和思维的速率跟得上他的4号位。在位置上跟住他,在高度上罩住他,在思路上预判他。

可是,半决赛的广东队没有这样的4号位,总决赛的新疆队也应该没有。甚至说,整个中国也没有几个这样的球员......

可是在国际赛事上,面对全是“外援”的防守,付豪那些弱侧偷袭、半截篮、无球跑动和错位都施展不开来,因为高强度的防守不给他任何在防守腹地活动的空间,付豪只能被强度高于他的防守人们,赶到三分线外,赶出舒适区。

虽然付豪能投三分,提上首发后的4场季后赛,付豪有过单场10中5的高光时刻,也有过投进压哨三分+终结比赛三分的“杀人”回合。可是对比起他在两分区的进攻手段,效率和稳定性显然是要低一些的。

所以他并不那么喜欢在三分线外猫着。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数据——他被提上首发后的4场关键战役,就算有过单场10次出手的产量,他的三分出手比例也只有24.7%。另外,他也是季后赛中距离出手频率最高的本土球员。

而去年的篮球世界杯,付豪场均3.4次出手,其中47%的比例是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5%。

如果我们讨论的4号位不局限外援的话,强度高一级的克里克会是限制付豪的答案。因为付豪既吃不了他的错位,也不好像打沙拉木那样弱侧偷袭又快又壮的克里克,而且克里克还能靠着防守控制力强行把他赶到三分线外。

不过,规则限制了新疆队使用克里克的频率,因为一旦用克里克,琼斯和威金顿就没办法出场,而琼斯是新疆队进攻的心脏,威金顿则是追分时的攻城锤。

所以,克里克两场总决赛平均只打了不到7分钟......

除非,赵睿能火线复出,以满血满蓝的状态拯救新疆队的轮换,这样一来新疆队就能够首尾兼顾,启用克里克,这也许能成为拔除扎在要害处的付豪的后手招。

但我们的现实世界里没有能让人迅速恢复的仙豆,所以赵睿满血满蓝复出这件事,几乎不可能。

也就是说,如果新疆队没办法以现有的储备找到限制付豪的方法,那大比分或许就要奔着0-4横扫去了......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var baseUrl = 'http://datas.adminn.cn/zhibo/datas'; jQuery.axpost = function(url, data, successfn, errorfn) { data = (data == null || data == "" || typeof(data) == "undefined") ? { "date": new Date().getTime() } : data; $.ajax({ dataType: "json", type: "post", data: data, url: url, success: function(d) { successfn(d); }, error: function(e) { errorfn(e); } }); }; $("#gotoTop").click(function () { $('html,body').animate({scrollTop: 0}, 300); }); var min_height = 500; $(window).scroll(function () { var s = $(window).scrollTop(); if (s > min_height) { $("#gotoTop").fadeIn(200); } else { $("#gotoTop").fadeOut(200); } ; });